高壓滅菌鍋通過高溫高壓蒸汽實現微生物滅活,其驗證需從物理參數、化學指示和生物監測三方面綜合評估,確保滅菌過程符合要求。高壓滅菌鍋的驗證需通過多維度方法確保其滅菌效果標準,核心驗證方法包括化學指示劑法、生物指示劑法、溫度分布驗證及壓力分布驗證。
常見驗證誤區與注意事項
忽視 “冷空氣排除”:冷空氣未排盡會導致局部溫度低于設定值(如 121℃滅菌時,冷空氣區域可能僅 100℃),是滅菌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,需在 OQ 和 PQ 中重點測試。
生物指示劑使用不當:需確認指示劑在有效期內,儲存條件(如 2-8℃冷藏)符合要求;放置時需緊貼負載,避免懸空(否則無法反映實際負載的滅菌情況)。
溫度探頭校準遺漏:驗證用的熱電偶需每年校準 1 次,且校準范圍需覆蓋滅菌溫度(如 100-140℃),避免因探頭不準導致數據失真。
負載模擬不真實:PQ 階段的負載需與實際使用一致(如器械數量、包裝方式、液體體積),若模擬負載過輕,可能掩蓋實際使用中的滅菌風險。
驗證周期與頻次建議
常規驗證: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驗證(包括溫度分布、壓力分布及生物指示劑驗證)。
特殊情況:
設備維修、改造或搬遷后需重新驗證。
滅菌參數(如溫度、時間)變更時需重新驗證。
滅菌效果出現異常時需立即驗證。
日常監測:每次滅菌循環可使用化學指示劑進行快速篩查,生物指示劑可定期抽檢(如每月一次)。